讳怎么读-讳:讳怎么读,不读wěi,讳是什么意思,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HanZi
辛林
哈喽,小伙伴们!又到了和汉字打交道的时刻啦!本篇笔记写的是“讳”字,这可是个很值得探究的字呢,快来一起瞧瞧。
(讳?篆文)
讳字的读音为hu?,与“惠”字同音。在《正韵》中,讳字的读音描述为“呼会切,音惠”。掌握这个字的读音,下次遇到它时,就可以迅速通过拼音输入法找到它,加深记忆,学以致用。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讳”字的解释是“誋也。从言韋聲。”这里的“誋”指的是避忌,即有顾忌而不愿说或不敢说某些话。“从言”表示这个字属于言部,而“韋聲”则是指这个字的发音与“韋”相近,属于形声字。
许慎的解释简洁明了,突出了“讳”字的基本含义是避忌。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讳”字的解释更为详细,他写道:“忌也。鉉本諱、誋也。在誡誋二字之下。淺人妄移也。鍇本廁此是矣。而忌作誋、仍誤。誋誡也。忌、憎惡也。故諱與謚誄爲類。从言。韋聲。許貴切。十五部。”
段玉裁首先指出“讳”字与“忌”字有关,都是表示避忌的意思。他提到有些人错误地将“讳”字与“誋”字混淆,实际上“誋”是“誡”的意思,即告诫。
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忌”字表示憎恶,因此“讳”字与“謚”(谥号)和“誄”(悼词)这类字词属于同一类别,都是与避忌、尊敬或忌讳有关的概念。最后,他指出“讳”字的构成是言部首加上“韋”的声旁,属于十五部。
许慎和段玉裁对“讳”字的解释都强调了其避忌、忌讳的含义。
在古代,人们出于对尊长或已故皇帝的尊敬,会避免直接提及他们的名字,这种避讳的行为在古代社会中是一种礼仪。
同时,“讳”字也用来形容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不愿或不敢说出某些话。在现代汉语中,“讳”字依然保留了这些含义,比如“讳疾忌医”形容人害怕面对问题而不愿寻求帮助。
来看下讳字的如今的含义和用法。
"讳"这个字,其实挺有意思的,它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首先,它表示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比如,当咱们提到一些敏感的话题,或者不想触及的痛点时,就会用到这个字。就像《说文》里说的,“讳,誋也”,意思就是要避开某些事情或话语。
在古代,这通常用来形容对尊长或皇帝的尊重,比如《礼记?曲礼》提到的“卒哭乃讳”,就是说在人去世后,要避免直呼其名,以示敬意。
其次,“讳”字还用来形容隐秘或隐瞒。
比如,当有人犯了错,却不愿意承认,或者有什么事情不想让人知道时,就会用“讳”来描述这种行为。《楚辞?谬谏》中就有“恐犯忌而干讳”,意思是害怕触犯禁忌而选择隐瞒。
此外,它还可以表示畏惧或害怕,比如《史记?范蔡传》中的“击断无讳”,意思是无所畏惧。
古代,"讳"还特指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这是一种对逝者的尊重。韩愈在《讳辩》中提到“汉讳武帝名‘彻’为通”,这里的“讳”就是指对汉武帝的名字进行避讳,不直接称呼。
本篇关于汉字“讳”的笔记,简单写到这里,希望本篇笔记又能让你学到新知识,如文中有理解不当的地方,感谢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