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立秋是哪一天-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
立秋 (Beginning of Autumn)
2019年立秋时间是 8月8日 03:12:57
温风至
蟋蟀居宇
鹰始鸷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里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立秋介绍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由来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
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
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
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
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
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
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立秋的历史风俗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每逢立秋日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是月,瓜果梨枣方盛,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亳州枣。鸡头上市,则梁门里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士庶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糁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卖者虽多,不及李和一色拣银皮子嫩者货之。”《武林旧事》中则有:“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而在官家,立秋这天则有迎秋的仪式,据《梦粱录》中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帝京岁时纪胜》上说:立秋前一天,要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到立秋日合家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药组成,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立秋前一天便纷纷到药铺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立秋的养生之道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素问 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
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其次,寒凉饮食要减少。
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最后,饮食营养要加强,
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
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立秋护肝养生肝主情志,疏泄气血,肝气受制的秋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比如: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像月经失调、心慌心悸、失眠问题等。当出现此类现象时,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立秋润肺养生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
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特征。秋天养生还应防止燥对...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而“燥邪”首当犯肺,又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故养肺润燥是关键。
少辛增酸,以润肺为主。
立秋养生喝什么
莲子百合汤做法及功效:莲子15克、干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将莲子去芯,与百合同放在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
雪梨银耳汤做法及功效: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去根、去杂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皿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装盘食。此汤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汤做法及功效: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与用温水发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点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