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知识

女性尿肌酐正常值范围是多少-肾病患者一定要懂!血肌酐和尿肌酐有啥区别?

点击上方蓝字“尹德海”,进入主界面,点右上角“..”,选择弹窗中点“设为星标”,就能每天第一时间看到最新文章了!

在日常生活中,肾病患者或者关注肾脏健康的人们,经常会听到血肌酐和尿肌酐这两个词。这两个指标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参数,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血肌酐和尿肌酐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升高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区别

1. 产生形式不同

血肌酐和尿肌酐的第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它们的产生形式不同。血肌酐主要是由体内肌肉代谢产生的,是...肌肉组织代谢的一种废物。当我们摄入肉类食物时,这些食物也会在体内代谢产生一部分外源性肌酐。而尿肌酐则是由血液中的肌酐经过肾小球过滤后形成的,是血肌酐经过肾脏排泄后的产物。

2. 检查方法不同

血肌酐和尿肌酐的检查方法也有明显的区别。血肌酐通常是通过抽血化验得到的,它反映了血液中肌酐的浓度水平。而尿肌酐则需要通过留取24小时尿液进行测量,得出尿液中肌酐的浓度水平或者计算出24小时尿肌酐的排出量。

3. 反映肾功能方式不同

血肌酐和尿肌酐在反映肾功能方面也有不同的方式。血肌酐是临床上常用的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当肾脏功能出现损伤时,血液中的肌酐浓度会上升。这是因为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的肌酐无法及时排出。而尿肌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肾功能的情况,但在肾功能不全时,尿肌酐往往会出现下降,因为肾脏过滤和排泄肌酐的能力减弱了。

4. 临床意义不同

血肌酐和尿肌酐的临床意义也有所不同。单独测量尿肌酐对提示肾功能不全的意义不大,因为尿肌酐很容易被污染,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血清肌酐的升高,在排除摄入过多蛋白质或剧烈运动等原因后,临床上可以提示肾功能不全。因此,在临床上,血肌酐的参考价值更大,但也需要结合尿肌酐和其他症状指标来判断肾脏情况。

女性尿肌酐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二、血肌酐和尿肌酐的正常范围

1. 血肌酐的正常范围

血肌酐的正常范围因性别、年龄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年男性的血肌酐正常范围在53~106μmol/L之间,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在44~97μmol/L之间。小儿的血肌酐正常范围则相对较低,通常在24.9~69.7μmol/L之间。当血肌酐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肾脏出现了损伤。

2. 尿肌酐的正常范围

尿肌酐的正常范围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正常男性的尿肌酐在7~18mmol/天之间,而正常女性的尿肌酐范围在5.3~16mmol/天之间。婴儿的尿肌酐正常值为88~176μmmol?kg-1/天,儿童的尿肌酐正常值为44~353μmol?kg-1/天。尿肌酐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分析。

三、血肌酐和尿肌酐升高的原因

1. 血肌酐升高的原因

血肌酐升高是肾脏功能受损的一个重要标志。引起血肌酐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

运动过量:剧烈运动后,肌肉代谢加快,产生更多的肌酐,可能导致血肌酐暂时升高。

饮食因素: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如肉类、鱼类等,也会增加血肌酐的产生。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利尿剂等,可能会影响血肌酐的测定结果。

甲亢或吃保健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服用某些保健品也可能导致血肌酐升高。

病理性原因

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排泄血液中的肌酐。

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会导致肾脏功能急剧下降,血肌酐显著升高。

其他系统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肿瘤、高尿酸血症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引起肾脏功能异常,导致血肌酐升高。

2. 尿肌酐升高的原因

尿肌酐升高相对较少见,但也有一些特定的原因。

生理性原因

体内失水:如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等,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减少,尿液浓缩,从而使尿肌酐水平升高。

饮食因素: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也可能导致尿肌酐暂时升高。

病理性原因

肾脏疾病:虽然尿肌酐升高不如血肌酐升高常见,但在某些肾脏疾病中,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也可能出现尿肌酐升高的情况。这通常是由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导致尿液中肌酐排泄增加。

其他系统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肌酐升高。

3. 血肌酐和尿肌酐同时升高的原因

血肌酐和尿肌酐同时升高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也有一些特定的原因。

体内失水:如前所述,体内失水可能导致血液和尿液浓缩,从而使血肌酐和尿肌酐水平同时升高。

肾脏疾病:在某些肾脏疾病中,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血液和尿液中的肌酐同时升高。

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异常,使血肌酐和尿肌酐同时升高。

四、总结

血肌酐和尿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区别、正常范围以及升高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肾脏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问题。如果发现血肌酐和尿肌酐升高,应及时就医。

肾病案例

河北邯郸的李先生,据患者描述2018年发现肾病,起初因为脚踝浮肿,去医院检查发现蛋白1 ,当地医生怀疑肾病,开了黄奎胶囊,用了三个月复查后蛋白不但没有降下去,反而变成了3 ,当地医生建议肾穿刺。穿刺后,确诊为肾小球肾炎。医生说继续用黄奎胶囊再加一个百令胶囊,又过了三个月后复查蛋白还是3 ,继续去找这位医生,这位医生说“这个阶段西医没有药可用”只能这样,李先生没办法,只能继续用,后期经过陆陆续续的用药和观察,病情反而发展越来越严重。2023年肌酐开始异常。2024年6月份的时候肌酐已经是386,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浮肿加重,精神不好,呼吸不顺畅,血压、血糖不稳定等。6月初的时候继续去当地医院看诊,同样还是那位医生说,可能过段时间肌酐继续上升就需要透析了,实在不行去北京看吧。然后,李先生经过多方打听后了解到我,来北京治疗,仅仅不到4个月的时间,10月初的时候肌酐降到了90多。复诊后,我告诉他,再调整一次药方肌酐继续稳定,就可以停药了。

女性尿肌酐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好消息

大家好,我是尹德海医生,中西医结合是肾病治疗的大趋势。如果你或者家人需要肾病疑难解答、用药指导、检查报告分析等,可以点击下方图片和我交流。也可以针对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lgA 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膜性肾病、糖尿病、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等,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

专家简介

尹德海

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肾病专家

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补肾活血法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现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1994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获卫生部主任医师资格。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书著6部。擅长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诊治。

尹德海挂号咨询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