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知识

史记多少卷-典籍里的中国,古籍中的《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

上周,《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带大家一起品读了《史记》这本经典著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是一本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耗费13年的心血著成,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分为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这部书以人物为中心,贯通古今,详实公正地记述了无数精彩鲜活的中国故事。

司马迁年少时便立志成为一名史官,青年时他游历山水,感悟历史。他曾在杏坛慕圣人怀德,若朝阳横照千古;在汨罗江岸忆屈子高洁,若皓月清辉朗逸;看乌江流水,赞项羽的英勇,也叹他的败亡。身为史官,司马迁是记录历史的人,同时也是见证历史的人。他敬畏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客观对待每一位历史中的人。千秋功过,皆在青史,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如同镜鉴。

史记多少卷

孔子与《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详细记录了孔子的生平,并评价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適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受孔子的影响颇深。司马迁的父亲效仿孔子作《春秋》而立志记录历史,司马迁更是遵循父亲的遗志,继承圣明时代的事业。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於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可以说是司马迁当史官,写《史记》的起因。

甚至在司马迁身体和尊严都遭受摧残之时,他依然被以孔子为代表的历史人物所激励,他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他发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感叹,撰写史书,对于司马迁来说,已然是一件比生死更要重的事情。

史记多少卷

孔子博物馆场景 司马迁过鲁

孔府旧藏古籍中的《史记》

司马迁受到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他和他所写的《史记》,同样也影响了后世,特别是孔子的后人。在孔府历代保存的古籍中,便收藏了许多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史记》。孔子后人通过这部书读史明理,修养品格。

以下是孔子博物馆藏的几部保存较为完好的《史记》古籍:

史记多少卷

史记多少卷

孔子博物馆藏 清嘉庆十一年出版《史记》

史记多少卷

史记多少卷

孔子博物馆藏 清光绪四年出版《史记》

史记多少卷

史记多少卷

孔子博物馆藏 民国十九年出版《史记》

人生苦短,而传奇的人物和他们精彩的人生却将能永垂不朽。这是因为有人为他们著史,为他们在书卷中换得一世重生。司马迁撰写《史记》,为后世记录了中华文明前三千年留下的印记,让后世之人能够明得失、辨是非、知兴替。这是《史记》中所记载人物对后世的影响,亦是司马迁同《史记》本身对后世所作的影响。史官终将离去,青史却将永存。

撰稿:杨晓玉

美编:杨晓玉

审核:侯瑛琪

终审:林琳

孔子博物馆 Confucius Museum

票价:常年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

场馆地址: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

客服电话:

0537-4459065

0537-4459088

网站地址:http://www.kzbwg.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