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吹管乐器
《尺八》,此词条收录于01/21,仅供参考
尺八,竹制,外切口,五孔,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尺八起源于中国,它缘起于汉唐,是由一个名叫吕才的人发明制作。唐太宗时,为统一律制,命乐官吕才重定乐律,吕才根据律笛中黄钟笛的一尺八寸为标准,统将笛称为“尺八”。中国南宋时期,东传至日本,日本的奈良、平安朝时期运用于宫廷雅乐之中,形制为六孔(前五孔后一孔),但尺八在中国却慢慢消失,此后尺八几乎成为代表日本的乐器。
日本尺八流派众多,主要分为古代尺八、琴古流、都山流等。尺八吹奏技法主要以“虚吹、楔吹、摇吹、笹吹”为精髓。尺八的声音可高可低,音色音色或苍凉辽阔,或圆润甜美,又能表现空灵飘逸、深沉含蓄的意境。此外,尺八需要沉浮技巧,也就是通过抬头低头使得气流角度的改变产生的音高和音色也会改变。而古典尺八由于只有5个孔,使得有部分音必须配合沉浮才可吹出,所以沉浮是尺八的最大魅力之一,也是考证尺八演奏者水平的重要指标。
2016年,“尺八演奏技艺”入选汕头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尺八吹奏技法”被列入东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尺八还是渝中区人民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Tags: 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吹管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