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美国诗人、文学家
《庞德》,此词条收录于01/20,仅供参考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是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同时也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担任过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是英美现代派文学的关键人物,拥有诗人、翻译家、批评家和编辑的多重身份,一生经历丰富。庞德和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出生于爱达荷州的海利镇,并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和罗曼斯语言文学。后来,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继续学习。庞德晚年转向法西斯主义,在二战爆发前,前往意大利,并在当地组织了一个反美广播电台,支持墨索里尼。他因叛国罪被捕,并通过好友的劝说,扮演精神病人成功躲过了叛国罪的审判,之后被关押在华盛顿伊丽莎白医院长达13年。后来,他被释放,重返意大利,并于1972年11月1日在威尼斯去世。
庞德的意象主义和后期象征主义思想对现代诗歌产生了影响。1913年,庞德就与弗林特合作,在《诗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意象主义》的文章,并单独创作了《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一文,正式提出了意象主义运动的诗学纲要,并将其公之于众。庞德所倡导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开创了英美现代诗歌的新纪元,其核心理念即为意象。庞德将中国传统诗歌文化带进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促进了美国新诗运动的繁荣发展。他在中国诗歌和日本俳句中发现了无限灵感,并提出了“诗意象”理论,为东西方诗歌文化的交流互鉴做出了贡献。庞德于1949年2月20日获得博林根诗歌奖。
Tags: 美国诗人、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