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色剂-化合物
《发色剂》,此词条收录于01/20,仅供参考
发色剂也称为护色剂、呈色剂、或助色剂。
发色剂一般泛指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类物质,它们本身无色,也无着色能力,但当其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硝酸盐可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如肌肉中的乳酸)产生游离的亚硝酸,与肉中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呈现稳定的红色化合物,致使肉品呈鲜艳的亮红色,而且又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尤其是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可有效减少由此引发的中毒事故,因此又是防腐剂。
我国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发色剂已有较长的历史,古人在腌肉类制品中使用的硝石就是一种硝酸盐(硝酸钾),它依靠转化形成的亚硝酸盐对肉制品起到护色和防腐的作用。
我国规定亚硝酸钠最大用量为0.15gu002Fkg,肉制品中的残留量,以亚硝酸计不得超过0.03gu002Fkg。2012年4月5日卫生部发出通知,食用燕窝中亚硝酸盐临时管理限量值为30mgu002Fkg。
Tags: 化合物